K是評價非離子型化合物在土壤中移動性的一個關(guān)鍵因子),當(dāng)K二為。50時,污染物的移動性為最強;K為50-150時,移動性為強;K二為50--500時,移動性為中等;K二為500-2000時,移動性為弱。按K,值對1,2-二氯丙烷和1,2-二氯丙烷在土壤中的移動性能進(jìn)行分類,它們在不同深度土壤中的K二值均大于2000,表明1,2-二氯丙烷和1,2-二氯丙烷在這三種土層中的移動性極其弱。解吸過程等溫線三種土壤樣品中1,2-二氯丙烷和1,2-二氯丙烷的等溫解吸結(jié)果見表3。它們在三種土壤樣品中的解吸等溫線是非線性的(圖2),可采用Freundlich等溫方程式q=KFe(3)擬合。式(3)中,q為解吸平衡時固相濃度(fig/kg);K;為Freundlich吸附系數(shù);C為解吸平衡時液相濃度(beg/L);n為Freundlich指數(shù)。從表3可看出,該場地包氣帶土壤中1,2-二氯丙烷和1,2-二氯丙烷的解吸等溫線采用Freundlich方程擬合具有很好的相關(guān)度。 從圖2來看,同一污染物在三種土壤中解吸行為由難到易依次皆為YN>XS>FT,但差異不大,1,2-二氯丙烷和1,2-二氯丙烷在土壤YN中最難解吸出來,該層土壤能更有效地截污;而同一土壤中1,2-二氯丙烷比1,2-二氯丙烷更容易從土壤里解吸出來,這說明,1,2-二氯丙烷比1,2-二氯丙烷更容易向地下水中遷移。解吸的滯后性定義解吸滯后指數(shù)HI式中,Ce<a)為實際解吸平衡時液相濃度(fib/L),Ce<為完全可逆解吸情況下解吸平衡時液相濃度(g/L>。 當(dāng)HI=0時,解吸為完全可逆解吸,解吸過程無滯后;當(dāng)0<HI<100時,解吸為不完全可逆解吸,解吸滯后。HI值越大,解吸滯后性越強;當(dāng)HI=100時,不發(fā)生解吸。繪制不同固相濃度一滯后指數(shù)圖(圖3),可以看出,1,2-二氯丙烷和1,2-二氯丙烷在三種不同土壤中,解吸滯后指數(shù)都隨固相濃度的增大而增大,1,2-二氯丙烷的滯后指數(shù)比1,2-二氯丙烷的大。www.pxpwrv.cn |